非常幸運的,我今年剛好遇上課程五年一度的「教學評鑑」,於本週四舉行。
學校的行政單位發了一封信給我們,邀請我們、也徵求我們的同意,參與教學評鑑中的「學生座談」部分。聽說會提供三明治(午餐),和學校及他校邀請來的評鑑委員坐下來,聊一聊這個課程的狀況。過程就像免費的口說練習,應該十分輕鬆愉快(老師說的哈哈)。
這樣的評鑑每五年舉行一次,目的是為了評估這個課程是否是個「健康」的課程。學生座談會則針對教學方式、學習機會、作業及評量方式、學生問題反映機會,及未來就業輔導等方面詢問學生實際的狀況。
和國內的情形一樣,課程的負責教師們都有些緊張。但也幽默的開玩笑說:「這個評鑑啊,就是要看哪個老師教得不好,然後把他開除(笑)。」事情當然沒有那麼嚴重,而且這是針對「課程」的評鑑,不是針對教師。不過當然結果會影響課程未來的存廢與否,也是重要的一次評鑑。
好了,說了這麼多前情提要,我要來說我悲情的辛酸血淚史外加批評了。(如果不想看,請按叉叉離開。確認後繼續。)
確定OK?那就讓我們就繼續看下去。
剛剛在看學校行政單位寄來的「座談會須知」,內容大致說明座談會內容,以及學生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(希望學生知道大概會被問到什麼,有一點心理準備,然後不要回答「我不知道」吧XD。這一點東西方雷同啊!)
但是看著看著,想起大四時一次令我感受非常非常非常不好的教學評鑑。(心情複雜,不寫文抒發心情不行,於是就有了這篇文章。)
那是畢業前最後一梯實習時發生的事。
了解的人應該會知道:我當時的狀況非常不好。實習本身的壓力相較之下不算太大,但時值畢業前夕,面對未來人生路途的抉擇,和可能辜負家人對自己的期望,心力交瘁。每天實習基本上算是渾渾噩噩度過。(幸好當時帶我的學姊很照顧我,讓我做我能夠做的事,帶著我仍順利的完成最後一梯實習。更感謝我親愛的點燈,就像怒海中的浮木、支撐著載浮載沉的我,以他堅定而溫柔的愛,陪我度過那段不堪回首的歲月。)
而某天實習中午,單位突然接到電話,說:現在在你們單位實習的學生被抽中要和教學評鑑委員面談。
知道消息之後我楞了一下,有點緊張。隨後腦海裡開始打草稿,一邊想著等一下可能要說什麼、一邊繼續工作。
結果沒想到才接到消息不久,某位學校老師突然跑來,把我拉進更衣室,要來跟我「打pass」。
只見她手裡拿著某文件,急促地問我一些可能會被問到的問題。
要知道,我當時狀況不好、腦袋不太輪轉,再加上突然要思考一些想都沒想過的問題,又被急促而強烈的逼迫著回答或許漂亮但言不由衷的話,一下子反應不過來,眼淚便開始奪眶而出。
見我支支吾吾說不出個所以然又哭哭啼啼,老師突然碰出一句:「完了完了,等一下評鑑委員問你,你也要這樣哭嗎?你要是這樣回答,我們系就完蛋了,所有努力都白費了。」
(寫到這裡突然不知道該怎麼寫下去了。剛剛寫一寫照慣例哭一哭,哭完繼續寫。但是寫到這裡真不知道該怎麼接下去。)
好吧。
後來呢?你可能會問。
後來說好的評鑑委員沒有來。
我不知道是老師千方百計讓委員問不到我,還是上帝的奇妙安排。後來聽說評鑑委員們到了中午午餐時間,要去吃午餐,就不來了(啊我剛剛的眼淚是怎樣)。
幸好啊幸好,我因此逃過一劫,我們系或許也因此逃過一劫?但是事到如今,我突然發現:今天如果是在英國,或許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。
還記得我在開頭的第二行把什麼句子標上了粗體外加底線嗎?(給你一點時間拉回去看沒關係XD)
對,「徵求我們的同意」。
把時空拉回英國的現在,這次教學評鑑中的學生座談會,除了學生代表必須參加之外,其他學生是「自願報名參加」。而學生代表也是經過自願或遴選,了解自己的權利和義務之後出任。
但是當時在國內的教學評鑑,是由「評鑑委員隨機抽選」學生進行面談。學生根本沒有同意或拒絕的機會。也因此才會發生當老師知道哪一位學生要接受面談之後,還跑去打pass的事情。若當時有拒絕的權利,狀況不好的我也一定會拒絕這種「貌似背負系所存亡」的額外壓力。
如今,我有權利選擇是否參加。
思考過後,還有寫完這篇把不好的情緒發洩掉之後,我決定去。
一方面因為是五年一次的難得機會,能看一看英國的教學評鑑是如何進行(到底有沒有老師說的那麼輕鬆愉快?XD),二方面希望自己對於「教學評鑑」的惡夢,能有更新的機會。
以上,發洩完畢。謝謝您的閱讀(笑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