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海龜日記] 海龜的惡夢——歸國後的困難與挑戰之一:標籤

前言:「海龜日記」是記錄我從英國留學回台的所思所想、所見所聞的系列文章。是心情描繪、是抒發,也是記錄。願真實的文字能成為出口,或有幸成為他人的幫助。

此篇獻給與我有相同感受的人。只是想跟你說:你並不孤單。

一年前的今天,我人在德國法蘭克福。那是我與我的畢業旅行的最後一晚,也是搭機回台灣的前一天。我一個人在旅館內,喝著隨便調的酒,和當時人在英國的朋友通電話。(此友人此時此刻也正巧回英國參加畢業典禮外加遊山玩水,特別在此記錄一下。)

一年後的今天,我在家鄉自己的房間裡,也是一個人。微涼的秋夜,難得獲得一晚的寧靜。氣氛正好適合來寫點嚴肅的話題(疑

打開YouTube,不知道為什麼,首頁推薦給我French Cafe Autumn Jazz Cafe Music。就讓我們一邊聽著輕鬆的音樂,一邊來聊聊吧。


挑戰一:海龜的標籤

剛回到家鄉的時候,我很積極的四處參加活動、與人聊天,很想認識新朋友。

那時的我還有滿腔熱血。一個人在歐洲走跳的經驗與所見所聞給予我滿滿的能量,讓我迫不急待想與人分享。我還記得剛到法蘭克福的第一天,和新認識的青旅室友一起去吃德國豬腳和喝啤酒。走路回青旅時,當我們經過大大的歐元標誌,我開心的說著在英國求學的經歷。說著說著,我張開雙臂,夜晚的風灌入艷紅色的風衣,衣襬在夜色中翻騰,豐沛的氣旋彷彿要帶我上天。那時的我,覺得我屬於這個世界,而這個世界也屬於我。「意氣風發」,或許就是當時的狀態吧。

「你是一個對生命充滿熱情的人。」室友如是說。

這樣的我,帶著那股熱情回到台灣。在幾次活動中,認識了一些新朋友。後來有一起吃飯和出遊的機會,結果不曉得是不是我不懂得拿捏說話的分寸,又或許是太想和人分享在國外的所見所聞,而沒注意周圍的氣氛?總之,有人半開玩笑的開始稱呼我為「英國姐」。

呃,「英國姐」?

那是我第一次看見身上的「英國」和「海龜(海外歸國)」標籤。

在英國,我因為膚色和外表,還有透過自我介紹,人們看我、對我的理解是「台灣」。結果回到家鄉,在有著一樣外表和口音的人們之中,人們看我的時候卻有了「英國」的標誌。

儘管那位朋友沒有惡意,但我卻不知道該如何再繼續話題。我從小到大自認為人際關係不錯:高中時在台北、大學時在高雄、研究所時在英國,不論各地,我都有一群讓我引以為豪、情同至親的好朋友們(對,就是在讀本篇的你!)。如今回到家鄉,反而水土不服?

我和這群新朋友在聚會後沒有互留聯絡方式,連禮貌性的加個FB朋友也沒有,就這麼斷了聯繫。


那天之後,我不再逢人就說我剛從英國回來。

我不再隨便將國外的經歷和趣聞說出口。

我不再積極參與家鄉的活動,也很少關心有什麼新鮮事。

因為插畫工作的關係,我開始很少出門。有時候一整天都沒有穿過外出鞋,唯一一次「出門」是垃圾車來時去倒垃圾。

剛回台灣的那股熱血,在不知不覺中冷卻。風停了,艷紅色的風衣垂下了衣襬,收進櫃子裡藉由潮濕的空氣開始長霉。

我開始好想念好想念在國外生活的一切。(前面幾篇海龜日記都是在記錄這種心情。)

想念那時的生活、在異鄉結識的朋友;想念那個對生命充滿熱情、笑著張開雙手擁抱世界的自己。

要知道,對生命失去熱情是件很可怕的事。輕則意志消沈,重則放棄呼吸。

我知道我需要找人聊聊,但是所有熟悉的知心好友幾乎都在外縣市。在家鄉,除了家人和少數幾位,我幾乎沒有能夠暢所欲言的朋友。我像在太空之中的一顆星球,面對無邊無際的宇宙,發出微弱的訊號……有人在嗎?有人聽得見我的聲音嗎?


幸好,有人回應了我。

在那些被黑暗籠罩的時刻,在無邊無際的洪荒之中,總有人聽見我細微的聲響,穿越億萬光年,來到我身旁。

僅僅是一則訊息、一句話,陪伴我、成為支持我的力量。

後來,我一有空就往台北和高雄跑,找各種時期認識的朋友敘敘舊。

我發現傾聽的耳朵其實有好多好多,尤其是在出國前就認識的朋友們。這些老朋友認識出國前的我,他們對我的國外求學生活感到好奇,也覺得那些鳥事好有趣。從他們眼中,我看不見「英國」和「海龜」的標籤。我還是我,而這兩者只是在我這個人身上所發生的新鮮事,和任何一段出去遊玩的經歷一樣:有趣、令人感興趣,但沒有嫉妒和酸溜溜的語氣。

於是,我開始思考「海龜(歸)」的種種特性,這直接或間接成為我寫「海龜日記」系列文章的動機。


是的,「海龜」是一個標籤。無論所代表的意義是好是壞,無論被以酸葡萄心理羨慕嫉妒恨的方式稱呼,或是拿來自嘲,它都已成為無法除去的標誌。海龜們會因為這個標籤而遭受不一樣的眼光和對待,但海龜們也會因著這個記號,認出彼此。

回台灣之後,認識的新朋友中也有「海龜」。儘管留學或生活過的國家不同,甚至是不同背景、不同國籍、不同民族的海龜,那種自海外歸國後的經歷和心情,居然總有相似之處。聊起歸國後面臨的挑戰和困難,可以聊上幾天幾夜也說不完。最後,老海龜(比較早歸國的前輩)會給小海龜(晚輩)一個溫暖的擁抱或微笑,説:「你現在的狀態我都經歷過。加油!」

是啊,就是因為曾接受過老海龜的溫暖鼓勵,我才會想把真實的心情記錄下來。如今我也是一隻年滿一歲的海龜了(成年了沒我不知道,總覺得還很稚嫩),如果讀到這篇文章的你是才新生的小海龜,那麼我要跟你說:

「你現在的心情和感受我也都有過。如果你覺得被貼上海龜的標籤很奇怪也很難受,別擔心,我也曾和你一樣。如果你有好多好多國外的見聞沒人傾聽,沒關係,我也曾和你一樣。

書寫吧!若身邊沒有人願意聽、沒有人理解你,至少在萬千的網路世界中,總有那麼一個人對你的經歷感到好奇。

那個人會想知道你在國外如何生存、如何自己煮飯、如何在生病時自己看醫生找藥吃、如何在錢包不見之後重新申請證件、如何用彆腳的語言認識新朋友、如何在異鄉找到志同道合的夥伴、如何在寒冷的冬天克服冬季憂鬱、如何在火車突然取消而行程被迫改變時保持心情愉快……

我知道,你有太多太多故事想說,那麼就慢慢說吧!我洗耳恭聽。」

看吧,親愛的小海龜,「海龜」的身份和標籤也不是那麼糟,不是嗎?因為它讓你找到了我,而讓我認識了你。

從曾經悠游的海洋回到陸地生活,需要足夠的時間才能好好呼吸。

別著急,慢慢來就可以了。

Joyce C. Y. Lin 17 OCT 2019 in Taitung


後記:原本想在一篇之中寫完所有的挑戰,但發現自己愈寫愈多、愈寫愈長……為了維持良好的閱讀感受,將全文分成以下幾篇(篇名暫定,後續完成後會再貼連結上來):

海龜的惡夢——歸國後的困難與挑戰之二:我的X光機家人們
海龜的惡夢——歸國後的困難與挑戰之三:高年級社會新鮮人
海龜的惡夢——歸國後的困難與挑戰之四:衛生紙殺手之永遠不會好的鼻子過敏
海龜的惡夢——歸國後的困難與挑戰之五:親愛的,你還是原來的那個你嗎?
海龜的惡夢——歸國後的困難與挑戰之六:別忘了曾走過的路

感謝您的閱讀!我們下次見~


[附錄] 延伸閱讀:

形容人的「標籤」的英文是:”label” 喔!

Cambridge Dictionary 裡關於 label 的解釋(有例句和相關使用說明!)

種族議題--『貼標籤』、『刻板印象』英文怎麼說?

One Comment

  1. […] 海龜的惡夢——歸國後的困難與挑戰之一:標籤 […]

    Like

Leave a Reply

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:

WordPress.com Log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WordPress.com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Facebook photo

You are commenting using your Facebook account. Log Out /  Change )

Connecting to %s